量子计算的无限可能,激发了全球科技巨头的战争,当然中国也没有缺席。
2018年1月,美国CES展英特尔宣布交付首款49 个qubit的测试芯片,是首先贴近商业应用落地的一次。
2月阿里云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“量子计算云平台”,由包含11个qubit的超导量子处理器驱动。
3月,谷歌推出72个qubit的通用量子计算机Bristlecone,同时实现超低错误率。谷歌认为Bristlecone已经抢先取得量子霸权,超越世界上所有超级计算机。
6月,阿里达摩院再次宣布,量子电路模拟器“太章”,成功模拟了81个qubit的谷歌随机量子电路。
如此精采的量子技术战,对一般人而言略显艰深,但在计算机历史上却不断打破记录,不论谁领先一步都代表著未来拥有更多可能。